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暨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线上系列讲座第二十二场于新加坡/北京时间2023年4月29日9:30-11:30,美东时间2023年4月28日21:30-23:30在ZOOM与腾讯双平台举行,共吸引了来自海内外近170位听众出席。本次的讲题为《东坡谪居海南困厄之文学书写》,主讲嘉宾为吉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静教授,与谈人为福建师范大学欧明俊教授,主持人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曲景毅长聘副教授。本场讲座,李静教授由苏轼谪居海南间的诗文创作出发,分析并展现了苏轼居儋期间在物质及心理上的困厄,以及此后苏轼的自我调适之法。讲座问答环节,不少听众踊跃提问,李静教授均予以详尽、细致的解答。
Category Archives: webinar
讲座纪要|蔡曙鹏:二十一世纪新加坡戏曲的困境与突破
2023年1月13日,新加坡戏曲学院创院院长蔡曙鹏老师受南大中文系系主任曲景毅副教授之邀,为“灵根自植——新加坡中华文化“讲座系列演讲。此次演讲题目为《新加坡戏曲的困境与突破》,是该系列的第五场,由南大中文系副教授张松建主持。
讲座纪要|陈致:《诗经》、金文与连绵词:早期中国的四言诗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暨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线上系列讲座第二十一场于新加坡/北京时间2023年3月25日9:30-11:30,美东时间2022年3月24日21:30-23:30在ZOOM与腾讯双平台举行,共吸引了来自海内外近260位听众出席。本次的讲题为《〈诗经〉、金文与连绵词:早期中国的四言诗》,由香港珠海学院校长、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院长陈致担任主讲嘉宾,与谈人为香港教育大学文化历史讲座教授郑吉雄,主持人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系主任曲景毅。本次讲座针对金文与《诗经》中的习用语词,分析这些语词在先秦语言文化中的来源、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讲座问答环节,观众们踊跃提问,陈致教授对大家的问题与意见作出详细回应。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二十二)
李静:东坡谪居海南困厄之文学书写
讲座纪要|王基伦:明代文体发展观念之考察
新加坡/北京时间2023年2月25日9:30-11:30(美东夏令时间2023年2月24日20:30-22:30),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暨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线上系列讲座第二十场于ZOOM平台举行,讲题为《明代文体发展观念之考察》,由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优聘教授王基伦主讲,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特聘研究员简锦松评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曲景毅主持。本次讲座,王基伦教授对明代文体观念的发展进行详细的梳理与考察。讲座吸引了170余位观众参与。讲座问答环节,观众们踊跃参与,王基伦教授对大家的问题与意见作出详细回应。
灵根自植 – 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八)
郭文龙:儒家薪火在南洋
讲座纪要|蔡忆仁:流行歌曲里的生命情怀
新加坡/北京时间2023年3月10日15:00—17:00,由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办的“灵根自植——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第七讲在南大人文学院顺利举办。此次讲座主讲人为“弹唱人制作室”创办人蔡忆仁先生,讲座主题为“流行歌曲里的生命情怀”,讲座由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曲景毅副教授主持。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二十一)
陈致:《诗经》、金文与连绵词:早期中国的四言诗
讲座纪要|杜晓勤:隋唐典籍之东传盛况与日本古代典籍对隋唐文学研究之价值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暨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线上系列讲座第十九场于新加坡/北京时间2023年2月4日9:30-11:30,美东时间2022年2月3日20:30-22:30在ZOOM与腾讯双平台举行,共吸引了来自海内外近300位听众出席。本次的讲题为《隋唐典籍之东传盛况与日本古代典籍对隋唐文学研究之价值》,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杜晓勤担任主讲嘉宾,评议嘉宾为日本广岛大学文学研究科准教授陈翀,主持人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系主任曲景毅。
讲座纪要|柯木林:新加坡华人史启示录
新加坡/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 15:00-17:00,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办的“灵根自植: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第六讲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会议室成功举办。第六讲主讲人为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讲座主题为《新加坡华人史启示录》,讲座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馆长、中文系游俊豪副教授主持。演讲当天座无虚席,主办方还临时增加座位以应对众多慕名而来的听众,可见大家对此课题的浓厚兴趣以及柯木林先生在该领域的号召力。
灵根自植 – 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七)
蔡忆仁:流行歌曲里的生命情怀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二十)
王基伦:明代文体发展观念之考察
灵根自植 – 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六)
柯木林:新加坡华人史启示录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十九)
杜晓勤:隋唐典籍之东传盛况与日本古代典籍对隋唐文学研究之价值
灵根自植 – 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五)
蔡曙鹏:二十一世纪新加坡戏曲的困境与突破
讲座纪要|Xiaofei Tian: The Dialectics of Court and Exile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暨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线上系列讲座第十五场于新加坡/北京时间2022年8月27日9:00-11:00,美东时间2022年8月26日21:00-23:00在ZOOM与腾讯双平台举行,共吸引了来自海内外240余位听众出席。本次的讲题为“The Dialectics of Court and Exile at the Turn of the Eighth Century”,由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田晓菲担任主讲嘉宾,主持人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系主任曲景毅。田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新颖,观众踊跃提问。讲座以英文进行,我们以中文纪要,欢迎批评指正。
讲座纪要|张剑:稿本日记与情境文学史建构——以中国近现代稿本日记为例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暨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线上系列讲座第十八场于新加坡/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6日9:30-11:30,美东时间2022年11月25日20:30-22:30在ZOOM与腾讯双平台举行,共吸引了来自海内外近250余位听众出席。本次的讲题为《稿本日记与情境文学史建构——以中国近现代稿本日记为例》,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剑担任主讲嘉宾,评议嘉宾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徐雁平,主持人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系主任曲景毅。
讲座纪要|林得楠:诗情中的历史
新加坡/北京时间2022年11月4日 15:00-17:00,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办的“灵根自植: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第四讲在南洋理工大学Hive的Lecture Theater成功举办。第四讲主讲人为林得楠,讲座主题为《诗情中的历史》,讲座由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曲景毅副教授主持。林得楠会长带来了自己的《彩窗》诗歌明信片,赠给来参加讲座的观众。并在讲座过程中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朗诵,吸引了线下100多人到场。讲座以“赏诗”的方式进行,结合了文字、朗读、画面与音乐,让台下的观众们沉浸其中,对讲座报以热烈的回应。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十八)
张剑:稿本日记与情境文学史建构——以中国近现代稿本日记为例
讲座纪要|丁放:论新时期以来唐诗研究的若干热点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暨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线上系列讲座第十七场于新加坡/北京时间2022年10月29日9:30-11:30,美东时间2022年10月28日21:30-23:30在ZOOM与腾讯双平台举行,共吸引400余位观众参与。本次讲题为《论新时期以来唐诗研究的若干热点》。主讲嘉宾为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丁放,评议嘉宾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沙先一,主持人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系主任曲景毅。
讲座纪要|云龙子:风水画中的富裕哲学
新加坡/北京时间2022年9月9日 15:00-17:00,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办的“灵根自植: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南洋理工大学成功举办。第二讲主讲人为林芝锋先生,讲座主题为《内外兼修:以〈黄帝内经〉与武术谈养生》,讲座由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曲景毅副教授主持。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连萧思女士作为主宾出席了讲座。本次讲座由“新加坡万事通”友情提供facebook线上同步直播,吸引了线下约100人的到场和facebook线上近5000人的观看。林芝锋先生的讲座内容丰富,语言幽默,台下观众们聚精会神,报以热烈反响。
灵根自植 – 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四)
林得楠:诗情中的历史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十七)
丁放:论新时期以来唐诗研究的若干热点
讲座纪要|蔡宗齊:蔡氏近體詩格律解釋法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暨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线上系列讲座第十四场于新加坡/北京时间2022年5月28日9:30-11:30,美东时间2022年5月27日21:30-23:30在ZOOM与腾讯双平台举行,共吸引了来自海内外近160余位听众出席……
灵根自植 – 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三)
云龙子:风水画中的富裕哲学
讲座纪要|林芝锋:内外兼修:以《黄帝内经》与武术谈养生
新加坡/北京时间2022年9月9日 15:00-17:00,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办的“灵根自植: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南洋理工大学成功举办。第二讲主讲人为林芝锋先生,讲座主题为《内外兼修:以〈黄帝内经〉与武术谈养生》,讲座由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曲景毅副教授主持。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连萧思女士作为主宾出席了讲座。本次讲座由“新加坡万事通”友情提供facebook线上同步直播,吸引了线下约100人的到场和facebook线上近5000人的观看。林芝锋先生的讲座内容丰富,语言幽默,台下观众们聚精会神,报以热烈反响。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十六)
蔡宗齐:蔡氏近体诗格律解释法
灵根自植 – 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二)
林芝锋:内外兼修:以《黄帝内经》与武术谈养生
讲座纪要|尤今:旅行的反思与创作
新加坡/北京时间2022年8月15日15:30-17:30,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办的“灵根自植: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在南洋理工大学成功举办,首讲由尤今老师主讲,题为《旅行的创作与反思》,讲座由南大中文系系主任曲景毅副教授主持。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林得楠先生、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教育参赞康凯先生、华文教研中心院长符传丰博士、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馆长游俊豪副教授、教育学院亚洲语言与文化学部副主任陈志锐副教授、云龙子旺财馆创始人云龙子大师、玲子传媒总经理陈思齐女士、南治国博士、张森林博士、周德成先生等嘉宾受邀出席了讲座。由“新加坡眼”友情支持线上直播,与讲座现场同步进行,吸引了线下超过110人、线上超过6500人的浏览。尤今老师的讲座生动丰富,引人入胜,得到观众们的热烈反响。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十五)
The Dialectics of Court and Exile at the Turn of the Eighth Century
灵根自植 – 新加坡中华文化系列讲座(一)
尤今:旅行的反思与创作
讲座纪要|王兆胜:散文的文体价值及其魅力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暨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线上系列讲座第十四场于新加坡/北京时间2022年5月28日9:30-11:30,美东时间2022年5月27日21:30-23:30在ZOOM与腾讯双平台举行,共吸引了来自海内外近160余位听众出席……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十四)
王兆胜:散文的文体价值及其魅力
讲座纪要|道坂 昭广:从王勃佚文墓志和唐代出土墓志中句子的使用看唐代前半期文学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暨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线上系列讲座第十三场于新加坡/北京时间2022年4月30日9:30-11:30,美东时间2022年4月29日20:30-22:30在ZOOM与腾讯双平台举行。本次的讲题为《从王勃佚文墓志和唐代出土墓志中句子的使用看唐代前半期文学》,主讲嘉宾为京都大学大学院人文与环境学研究科教授道坂昭广,评议嘉宾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求是特聘教授胡可先,主持人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系主任曲景毅。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337名听众出席,在问答环节,不少听众踊跃提问,道坂教授予以详尽、细致的解答…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十三)
道坂 昭广:从王勃佚文墓志和唐代出土墓志中句子的使用看唐代前半期文学
讲座纪要|汪春泓:从刘向到刘勰:在时空动态中认识刘勰之“宗经”观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暨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线上系列讲座第十二场于新加坡/北京时间2022年3月26日9:30-11:30,美东夏令时间2022年3月25日20:30-22:30在ZOOM平台举行。本次的讲题为《从刘向到刘勰:在时空动态中认识刘勰之“宗经”观》,主讲嘉宾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汪春泓教授,评议嘉宾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姚爱斌教授,主持人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曲景毅长聘副教授。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189名听众出席,在问答环节,不少听众踊跃提问,汪教授予以详尽、细致的解答…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十二)
汪春泓:从刘向到刘勰:在时空动态中认识刘勰之“宗经”观
講座紀要|長谷部 剛:日本所存中國音樂文學資料之研究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暨中華語言文化中心聯合舉辦的“南大中華文學與文化”線上系列講座第十一場於新加坡/北京時間2022年2月26日9:30-11:30,美東時間2022年2月25日20:30-22:30在ZOOM平臺舉行,共吸引了140餘位線上聽眾參與…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十一)
长谷部 刚:日本所存中国音乐文学资料之研究
講座紀要|劉苑如:藏品再現:印刷技術轉型下葉德輝的三種善本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暨中華語言文化中心聯合舉辦的“南大中華文學與文化”線上系列講座第十場於新加坡/北京時間2022年1月29日9:30-11:30,美東時間2022年1月28日20:30-22:30在ZOOM平臺舉行,共吸引了127位線上聽眾參與…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十)
刘苑如:藏品再现:印刷技术转型下叶德辉的三种善本
讲座纪要|吕宗力:谶纬文献再整理刍议
讲座侧重于西域重镇与唐代文学关联的讨论,通过考古发现与现存文献的钩稽,呈现出唐代文学在西域重镇的发生与传播,展示出唐诗的繁荣盛况。讲座吸引了120余位观众参与讲座问答环节,观众们踊跃参与,胡可先教授对大家的问题与意见做出详细回应…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九)
吕宗力:谶纬文献再整理刍议
讲座纪要|胡可先:西域重镇与唐诗繁荣
讲座侧重于西域重镇与唐代文学关联的讨论,通过考古发现与现存文献的钩稽,呈现出唐代文学在西域重镇的发生与传播,展示出唐诗的繁荣盛况。讲座吸引了120余位观众参与讲座问答环节,观众们踊跃参与,胡可先教授对大家的问题与意见做出详细回应…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八)
胡可先:西域重镇与唐诗繁荣
讲座纪要|程章灿:中古文献的三副面孔——以刘瓛为例
本次讲座,程章灿教授结合史传、经籍及诗歌等中古文献对刘瓛多面形象进行解读。讲座吸引了200余位观众参与。讲座问答环节,观众们踊跃参与,程章灿教授对大家的问题与意见作出详细回应……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七)
程章灿:中古文献的三副面孔:以刘瓛为例
讲座纪要|查屏球:李白天材观与庄子无用论:《将进酒》补释
本次讲座,查屏球教授通过踏实、细致的考证和文本阅读,与大家一起重新学习了李白的名作《将进酒》,并对其中的核心语句“天生我材必有用”重新进行解读……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六)
查屏球:李白天材观与庄子无用论:《将进酒》补释
讲座纪要|孙明君:庄子的道论与德论
本次讲座,孙明君教授以踏实、细致的文本细读法,将《庄子·内篇》中所表现的有关“道”和“德”的思想,以及在其它的观念里所体现的“道”和“德”的思想作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与分析…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五)
孙明君:庄子的道论与德论
讲座纪要|Prof Paul R. Goldin: A Chinese Reading of Epictetus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线上系列讲座第四场特别邀请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系金鹏程教授(Prof Paul R. Goldin)主讲“爱比克泰德与中国古代哲学”…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四)
Paul R. Goldin: A Chinese Reading of Epictetus.
讲座纪要|张健:旧传统与新思潮:从诗文评到文学批评
张健教授引经据典,爬梳了中国传统诗文评成为现代学科的历程,并对这一百年学术史上的问题进行反思…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三)
张健:旧传统与新思潮:从诗文评到文学批评
讲座纪要|Michael Puett(普鸣)“How to Read a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n Early China”
185位观众登记了本次讲座,普鸣教授的讲座引发了出席学者们长久热烈的讨论,珠璧交辉,精彩纷呈…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 线上系列讲座(二)
Michael Puett: How to Read a Text
讲座纪要|傅刚:先秦文学文献学刍议
南大人文中国”线上系列讲座第一场在Zoom平台上举行,吸引超过300人参加 …
南大中华文学与文化 线上系列讲座(一)
傅刚:先秦文学文献学刍议